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高超玖富智配
“你们的上卸料已实现自动化,产品检测同样能通过自主研发升级!”近日,河北石家庄盛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内,全国劳动模范、格力电器(石家庄)有限公司注塑分厂职工李永国一边观察操作台,一边与加工技术部经理戴华然讨论技术问题。
“当前常用的3D视觉检测设备,只能检测产品外观,像内部裂痕这类‘隐性问题’,还得靠人工排查,不仅效率低,还常常存在漏检风险。”戴华然对李永国说。“我之前在外地学习时,见过一台进口检测设备,只需扫描一次就能把产品的三维尺寸、内部结构完整呈现。咱们可以依托现有3D检验机自主研发玖富智配,成本能降低一半以上!”李永国边说边蹲下身去,从工具包里拿出笔记本,翻到画满草图的一页。
这页纸是李永国提前针对企业“多品种小批量生产”特点设计的“3D视觉+超声波检测”融合方案。“你看,在现有设备上加装超声波模块,再优化算法,不用拆解机器,也不用增加太多成本,就能实现‘外观+尺寸+内部’三合一检测,检测效率至少能提升3倍!”李永国说。随后,他拿起一个汽车零件样品,指着深孔位置现场演示起来:“这就像给零件做‘全身CT’,哪怕是细微裂痕或是0.01毫米的尺寸偏差,都能精准识别。后续我会把调试参数、操作流程整理成手册,确保工人一看就懂、一学就会。”
看到这样的好东西,戴华然兴奋起来。他大声招呼着技术团队成员赶紧过来,围拢在李永国身边。赞叹声、讨论声在车间里响成一片。
车间另一角,全国劳动模范、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职工关虎正结合自身成长经历,给刚入职的青年职工杨志平传授经验。“我也是技校毕业,刚上班时拿工具都直发抖,后来跟着师傅一步步学,沉下心钻研技术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。”关虎一边说着一边添加杨志平的微信,给他推送大量学习资料。
盛华集团机加工车间有188名职工,年轻职工占比超过一半,前不久还入职了一批技校毕业生。此次石家庄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“劳模工匠助企行走进正定”活动中,以李永国、关虎为代表的6位劳模工匠,分别与3家专精特新企业签订长期帮扶协议,通过“企业点单、团队做单、工会送单”的模式将个人技术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。
截至目前玖富智配,石家庄市总已组织开展26场助企行活动,解决47项技术难题,培训职工1300余名。
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